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专题 > 有问题专家答 > 一问一答

政策研究要关注哪些大课题?

发布时间:2022-12-06 17:00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 夏斌: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做好经济政策研究?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关注经济领域的事,同样要关注非经济领域的事。经济政策研究者自然要关心经济领域的事。二十大报告的第四部分“高质量发展”和第九部分的“民生福祉”,就未来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投资、出口等多个经济环节进行了直接的阐述。同时,在其他领域也就涉及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大量基础问题进行了间接的阐述。例如,在科技创新中提出要“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在教育领域提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文化领域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在绿色领域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在军事领域提出要“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等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经济活动。有的会涉及投资资金的增加或社会投资结构的变化,有的会涉及财政、金融资金的重新配置等。这些都是经济政策研究者必须予以关注的部分。

  第二,关注有些提法的重大改变。比较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对有些问题的提法明确作出了改变。如在金融监管问题上,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二十大报告指出“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相比过去,这是对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新的任务。类似的变化,在报告其他地方也有出现。这就告诉我们,从事经济政策研究必须关注政策制度变化的动态、方向,经济研究不能光依赖于过去的数据积累。由于经济运行错综复杂,要把握经济运行发展的趋势,就要理解社会多种因素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及其程度。要对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有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有人口众多的特点,因此办事要有历史耐心,循序渐进;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人自身要求出发,要两个文明相协调;从人与自然发展要求出发,要和谐共生;从主权国家思考出发,是和平发展。政策研究中涉及一系列内外经济问题有疑惑时,只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纲领性概念的内涵去理解、去思考,就容易把握大势脉络,作出正确的解答。

  第三,关注新提出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制度。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大量的新的历史任务。这些新任务,有的只是指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具体怎么做,需要进一步研究细则与政策措施。这恰恰是经济政策研究者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例如,在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上,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对此,具体要制定哪些政策制度,有哪些内容要求?又如在就业问题上,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这里具体要统筹什么城乡政策、破除什么政策障碍,等等,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一类问题不仅在报告有关经济领域的段落中有,在其他非经济领域部分的段落中也有。这些新任务,都会涉及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问题,都是需要有制度与政策的重新调整与保障,是我们经济政策研究者必须去关注、去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