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成果 > 成果摘要

【2023】成果摘要 | 第3期: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9 来源:本网 【打印】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城市化地区之一,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战略地位,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布局的重点区域,对于国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大湾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对维系我国南方生态屏障、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珠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咨询项目组,经过实地访谈和野外考察,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从系统视角,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全要素、全链条管护

  以系统治理为目标,深入研究大湾区生态保护修复要素间的互馈关系,因地制宜确定要素开发保护统筹管治策略,重点推进水-耕地-森林-湿地等资源要素的耦合。坚持顶层设计、规划指引,以耦合视角统筹多类资源要素效益,健全大湾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融合业务系统需求,优化资源高效开发与保护管控手段。

  二、从整体视角,深化生态保护修复的区际合作

  以协调空间布局为目标,从大湾区整体性出发,明确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完善全域生态保护修复,重点推动港深中珠澳“圈”型都市区、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西都市圈内的区际合作。整合多级空间布局,连通湾区与地方网络生态安全格局。拓宽跨域合作渠道,推动区际协同生态保护修复战略。

  三、从协同视角,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适配

  以人地和谐为目标,统筹考虑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权衡和协同的关系,将生态保护修复融入经济、社会建设中,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培育生态产品市场、健全绿色“定价”体系及建立跨地区生态收益分享机制等。充分利用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研究成果,切实增强科学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要推进大湾区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和健全生态惠民措施,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整理人:高健荣)

  (摘自省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领导参阅》第3期《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建议》,执笔人:傅伯杰、王军、彭建)

  傅伯杰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