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二季度看,我国多数地区经济基本稳定。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显效以及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我国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地区经济出现积极变化。
一直以来,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板块总体上呈现“西部稳中加快、中部稳中向好、东部企稳回升、东北弱势回稳”的态势。从四大区域板块GDP增速的情况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上半年稳定经济的“压舱石”,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等指标普遍高于东部;二是东部地区经济普遍受疫情影响,呈现深度下挫后的温和复苏,长三角四省市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增速仅安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东北三省经济在弱势中转向复苏,其中,黑龙江省经济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得区域之间发展动力的传导机制更加顺畅,经济活跃区域通过共建园区、东西部协作、生态补偿机制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方式带动后发展区域;区域之间协同应对风险机制更加完备,疫情出现以来,区域内主体在医疗资源共享、生产物资畅通、务工人员流动等方面加强合作,极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道的建设方面,西部西北片区的甘肃、陕西等地和西南片区的贵州、云南等地经济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重庆、四川、广西等则主要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湖北、湖南等省份则主要受益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各省份通过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空中丝路等,实现了从“开放的边缘”向“开放的前沿”的转型,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
下半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应多措并举,抓住改革、创新和开放这三个关键词,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首先,区域政策要保稳提质。稳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主线。区域经济稳定和充满活力的要义在于要素畅通,要加快深入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在区域间实现人员、资金、技术、物流等循环畅通。大幅度降低要素流动成本的同时,应提高要素集聚的效益。各地的区位、资源等优势能够按照市场的原则转化为产业和技术的优势,是增强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手段。
其次,要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东部地区要继续聚焦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产业集群和新型基础设施等建设;中西部则要根据自身资源和区位特点,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平台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提升;东北地区则要在营商环境优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地大学、研究所等创新资源与本地传统制造能力的深度融合,打造新时期高端装备制造新基地。
再次,要实现区域协调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融合。要在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稳妥拓展新合作领域,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各地在推进本地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加注重本地产品和服务标准、规则等与国际衔接。
此外,应在区域内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东部地区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能够在危机中快速站稳脚跟,并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根本在于区域特色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建设。要打造城市群和都市圈,以及在中西部地区更多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降低物流成本、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成本,加速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整合资源的进程。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研究员 马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