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智库信息 > 专家视点

朱源、李盼文: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3 11:47 来源:中国环境报 【打印】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加强国际合作是确保世界可持续发展在2030年及以后取得进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强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污染等环境危机,加剧了疫情和地缘冲突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冲击,推动绿色与低碳复苏已成为国际共识和一致行动。

  以可持续能源、应对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3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例,在149个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实现目标的国家仅占4.7%、37.6%和2.0%,其中实现陆地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保护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国家数量多达94个。由此可见,世界正处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键时期,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亟待注入强劲的绿色动力。

  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是我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倡议和平台机制,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9年来,创新理念不断深化,合作平台不断扩大,发展重点不断聚焦,实践成效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不断凸显。尤其是绿色丝绸之路提出6年来,高度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为共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经验、路径和方案,已成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和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是从“沿线国家”到“共建国家”,“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主要涵盖64个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加入倡议的国家迅速增长,截至2022年4月,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国家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区域,“一带一路”已经从“沿线”扩展到全球范围内的“共建”。

  二是从“五通”到“三联通”,互联互通等关键领域更加聚焦。2015年,我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一带一路”合作归纳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系统地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全景。在2021年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我国提出了“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新理念,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三联通”既与“五通”一脉相承,又突出基础设施这一重要合作领域,将“政策沟通”具体到“规则标准”层面,进一步强调了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共建共享共用和可持续建设运行。

  三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质增效。2018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要转向聚焦重点、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要整合资源,聚焦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关键领域,倡导走深走实和深耕细作。要针对共建国家所需,精选适宜的合作项目,善作善成。

  四是从“东道国标准”到“国际规则”,高质量发展特征凸显。“一带一路”建设始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遵守东道国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建设原则;2022年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鼓励企业参照国际通行标准或中国更高标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从“东道国标准”到“国际规则”,明确反映出“一带一路”建设倡导遵循高标准的导向,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体现。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与全球发展倡议相互支撑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并在随后多个国际重大场合阐述其内涵和意义,得到了积极响应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是继“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又一个由我国提出和推动的全球发展平台、机制和方案。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均秉承开放包容的精神,积极分享和推广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进程。两者都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和重要实践。

  一是在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将民心相通作为支柱之一,都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福祉。全球发展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与将绿色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底色的指导思想完全吻合。

  二是在发展领域上相互支撑。全球发展倡议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8个领域合作,而绿色丝绸之路将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作为重点,两者具有很高的重合度,同时又相互支撑。例如发展“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将有力支撑全球发展倡议提出的发展融资,而推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和互联互通,也与推进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相互支撑。

  三是在发展对象上各有侧重。“一带一路”建设侧重共同打造先行发展的示范,而全球发展倡议更侧重对后发国家的带动。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对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的需求,突出均衡发展和普惠包容,把更多发展资源投向欠发达国家。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面向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建国家,通过打造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项目工程,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绿色丝绸之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协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为持续深入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窗口。协同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和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既是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方案。

  一是以绿色发展为抓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协同增效。“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都是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的重要平台和机制。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过程中,不仅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可持续发展动能和方案,也将分享我国多年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同时,在区域层面,“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旨在加速推动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一体化,“非盟2063年议程”提出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愿景,“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与区域性重大合作机制拥有天然的对接条件,尤其是在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项目落地方面,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是衔接融合国际通行规则,帮助更多国家打造高标准项目。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加速演进,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等非财务因素更深入地融合到企业运作和项目投资建设运行中,新规则和实践不断涌现,对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原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为此,“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要坚持高环境标准的引导,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标准的衔接融合,切实为共建国家提供更多高标准的项目成果。

  三是聚焦绿色低碳领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同向发力。“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绿色投融资以及绿色和数字经济等方面有很强的一致性,展示了中国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大发展资源投入的坚定决心。“一带一路”倡议实施9年多来积累了一系列绿色成果,低碳示范区、低碳产业园、绿色示范项目等百花齐放,可以为全球发展倡议提供实践基础。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如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全球森林可持续管理网络等,也可以与绿色丝绸之路共享资源与合作网络,推动两个倡议同向发力。

  四是强调公平转型,有效平衡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上地缘冲突等因素,导致化石能源价格上升,能源安全保障受到影响,一些国家回归化石能源的使用,全球能源脱碳进程放缓。此外,公平转型问题近年来也被提及。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因为缺乏能源、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仍需要化石能源和传统的工业项目;另一方面,因涉及大量人口就业和市场需要,目前已有的污染型项目难以在短期内彻底退出。因此,全球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加大援助和技术支持力度,推动发展中国家能在中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同时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卫生安全、饮水安全等,确保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一致。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